宝宝牙痛可通过冷敷、清洁口腔、调整饮食、使用药物、就医治疗等方式快速止痛。宝宝牙痛通常由龋齿、牙龈炎、牙齿萌出、外伤、牙髓炎等原因引起。
1、冷敷将干净的毛巾包裹冰块或冷水浸湿后轻轻敷在宝宝面部疼痛区域,每次持续5-10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局部肿胀,缓解牙齿或牙龈的急性疼痛。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2岁以下婴幼儿须在家长监督下进行。
2、清洁口腔用儿童专用软毛牙刷清洁患牙及周围牙龈,配合温盐水漱口。食物残渣堆积可能加重炎症,生理盐水能抑制细菌繁殖。对于乳牙萌出期的婴儿,可用指套牙刷按摩牙龈。操作时动作需轻柔,避免损伤脆弱的口腔黏膜。
3、调整饮食暂时提供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糊、蔬菜泥,避免过硬、过冷过热或高糖饮食刺激患牙。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猕猴桃泥,有助于牙龈修复。若为牙齿萌出期,可让宝宝咬合冷藏的牙胶缓解不适。
4、使用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适用于3个月以上婴幼儿,能缓解中度牙痛;布洛芬混悬液具有抗炎作用,适合牙龈肿胀情况;丁硼乳膏可局部涂抹消炎。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频次。
5、就医治疗若伴随面部肿胀、发热或持续哭闹,需及时就诊儿科或口腔科。深度龋齿可能需填充治疗,牙髓炎需根管处理,萌出异常可能需切开助萌。医生会通过视诊、叩诊或X光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专业处置。
家长应定期检查宝宝口腔,养成早晚刷牙习惯,限制高糖零食摄入。乳牙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建议每3-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出现牙痛后避免让宝宝用手抠挖患处,夜间可适当抬高枕头减少充血。长期牙痛未缓解或伴随颌面部肿胀、食欲下降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排除颌骨感染等严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