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可能与胃火、肝火、心火等内火旺盛有关,也可能由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引起。牙痛常见原因主要有饮食不当、口腔卫生不良、牙齿损伤、牙周疾病、上火等。
1、饮食不当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油腻或过甜食物可能导致胃火旺盛,引发牙龈肿痛。这类牙痛常伴随口臭、舌苔厚黄。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适当饮用菊花茶或绿豆汤清热。若症状持续,可遵医嘱使用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丸等中成药。
2、口腔卫生不良刷牙不彻底或未定期洁牙会导致牙菌斑堆积,刺激牙龈引发炎症性疼痛。典型表现为牙龈红肿、刷牙出血。需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洁,配合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严重者可遵医嘱服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
3、牙齿损伤牙齿隐裂、楔状缺损等机械性损伤会直接刺激牙髓神经,产生尖锐疼痛。这类疼痛常在咀嚼时加重,可能伴随牙齿敏感。需及时进行树脂填充或嵌体修复,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止痛。
4、牙周疾病牙周炎或根尖周炎引起的疼痛多呈持续性跳痛,伴随牙龈溢脓、牙齿松动。这与中医肝胆火旺证候相似,但实质是细菌感染所致。需进行龈下刮治等专业治疗,配合使用奥硝唑分散片、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
5、上火因素情绪压力大、熬夜等会导致肝火上升,表现为太阳穴胀痛连带牙痛。这类情况可尝试夏枯草颗粒、龙胆泻肝丸等清肝泻火药物,同时调节作息。但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再作判断。
日常应注意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缝,每年进行口腔检查。饮食宜清淡,避免过冷过热刺激。长期牙痛或伴随发热肿胀时,应及时到口腔科就诊,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自行服用止痛药仅能暂时缓解,可能掩盖真实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