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细菌感染引起的咳嗽通常不会自愈,需及时就医干预。细菌感染可能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引起,常伴随发热、咳黄痰等症状,需通过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
细菌感染与病毒性咳嗽不同,病原体会持续繁殖并可能引发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单纯依靠休息或饮水难以清除细菌,拖延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扩散。临床常见表现为咳嗽加重、痰液黏稠变色、持续高热不退,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少数情况下,当感染程度较轻且患儿免疫力较强时,可能出现症状暂时缓解。但细菌未被完全清除易转为慢性感染或反复发作,可能损伤支气管黏膜,增加日后哮喘发作概率。对于新生儿或存在基础疾病的儿童,细菌感染更易进展为脓毒症等严重情况。
建议家长发现儿童咳嗽伴黄绿色痰、发热超过三天时及时就诊,避免自行使用镇咳药掩盖症状。治疗期间需按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同时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分次饮用温水稀释痰液。恢复期可适当食用雪梨、百合等润肺食材,但不宜用蜂蜜缓解咳嗽以防肉毒杆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