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肾功能不全是指肾脏功能逐渐减退,无法正常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其常见原因包括慢性疾病、药物影响、遗传因素等。治疗需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采取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变等方法。
1、慢性疾病
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导致肾功能不全的两大主要原因。长期高血糖或高血压会损害肾小球和肾小管,导致肾脏功能逐渐下降。控制血糖和血压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建议定期监测血糖和血压,遵医嘱服用降糖药或降压药,如二甲双胍、胰岛素、ACE抑制剂等。
2、药物影响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部分抗生素,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肾毒性药物。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使用护肾药物,如碳酸氢钠、利尿剂等。
3、遗传因素
多囊肾等遗传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肾功能不全。家族中有肾脏疾病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早期发现可通过药物控制病情发展,如托伐普坦等。
4、饮食调整
低盐、低蛋白饮食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建议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蛋白质摄入量根据病情调整。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等,避免高磷、高钾食物。
5、生活方式改变
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保护肾脏功能。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避免久坐不动。
肾功能不全的治疗需结合病因和病情,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定期检查肾功能,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