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穿孔通常不会自愈,需要根据穿孔原因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上颌窦穿孔可能与拔牙操作不当、外伤、感染、肿瘤侵蚀、医源性损伤等因素有关。
1、拔牙操作不当上颌后牙牙根与上颌窦底壁解剖关系密切,拔牙时若操作失误可能导致窦底穿孔。这种情况需立即进行上颌窦瘘修补术,术后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肟和甲硝唑。
2、外伤因素面部受到暴力撞击或穿刺伤可能造成上颌窦壁骨折穿孔。急性期需通过CT明确损伤范围,较小穿孔可采用鼻腔填塞保守治疗,较大缺损需行上颌窦前壁重建手术。
3、感染性穿孔慢性上颌窦炎可能破坏窦壁骨质导致穿孔。需先控制感染,使用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感染控制后通过鼻内镜手术清除病灶并修复穿孔。
4、肿瘤侵蚀上颌窦癌或良性肿瘤生长可能侵蚀窦壁造成穿孔。需通过活检明确肿瘤性质,恶性肿瘤需综合放化疗,必要时行上颌骨切除术同期修复缺损。
5、医源性损伤种植牙手术或上颌窦提升术可能意外穿通窦底。术中发现的微小穿孔可立即用胶原膜封闭,较大穿孔需采用上颌窦底提升术结合生物材料修复。
上颌窦穿孔患者应避免用力擤鼻、打喷嚏时保持张口以降低窦内压力,术后三个月内禁止游泳和乘坐飞机。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口腔卫生使用氯己定含漱液。定期复查鼻内镜观察愈合情况,出现鼻腔渗液或异味需及时就诊。对于存在过敏性鼻炎的患者需同步控制过敏症状,减少喷嚏对创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