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培养检查通常需要通过深咳获取呼吸道深部痰液,具体操作流程包括清洁口腔、正确咳痰、无菌容器收集、及时送检等步骤。
1、清洁口腔检查前需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漱口3次,减少口腔定植菌污染。避免使用抗菌漱口水,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若患者佩戴义齿需提前取下,儿童或不配合者可由医护人员协助擦拭口腔。
2、正确咳痰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先深呼吸数次,然后用力从肺部深处咳出痰液。晨起第一口痰最佳,痰量需达到1-3毫升。避免混入唾液或鼻咽部分泌物,咳嗽时可用无菌纱布遮挡减少飞沫传播。
3、无菌收集使用医院提供的专用无菌痰杯,打开后避免触碰杯口内壁。咳出的痰液应在5分钟内倒入容器并立即盖紧。容器上需标注患者信息、采样时间,痰液过少或过于稀薄需重新采集。
4、及时送检样本采集后需在1小时内送至检验科,室温存放不超过2小时。延迟送检可能导致细菌过度繁殖或死亡。特殊病原体检测需提前与实验室沟通,部分厌氧菌培养需床边接种。
5、特殊情况处理无法自主咳痰者可采取雾化诱导排痰,儿童可用负压吸痰器获取样本。气管切开患者需从套管深处吸取分泌物。重症患者必要时可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获取检测样本。
痰培养检查前24小时应避免使用抗生素,采样宜在抗生素使用前完成。检查后保持适量饮水帮助呼吸道清洁,若出现咳嗽加重或咯血需及时告知根据培养结果可能需要复查或结合药敏试验调整治疗方案,呼吸道感染期间需注意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