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肠炎痊愈后一般可以继续吃母乳。母乳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和营养素,有助于促进肠道黏膜修复。但若宝宝出现乳糖不耐受或严重腹泻反复,需暂时调整喂养方式。
肠炎恢复期宝宝的消化功能较弱,母乳中的乳糖可能加重腹泻症状。此时可尝试少量多次喂养,观察宝宝排便情况。若无腹胀、呕吐或水样便,可逐渐恢复常规母乳喂养。哺乳期间母亲需保持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辛辣食物刺激宝宝肠道。
少数继发乳糖不耐受的宝宝,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低乳糖配方奶粉过渡。这类情况通常伴随排便次数增多、泡沫便等表现。待肠道乳糖酶活性恢复后,可重新引入母乳。对于轮状病毒等特殊病原体感染导致的肠炎,建议检测粪便乳糖含量后再决定喂养方案。
母乳喂养期间应定期监测宝宝体重增长曲线,保证每日尿量充足。可适当补充婴幼儿益生菌帮助重建肠道菌群,但须选择不含乳糖的剂型。若腹泻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血便、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过敏性肠炎等继发问题。恢复期可先喂前段脂肪含量较低的母乳,后段乳汁可暂时挤出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