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长马牙一般无须特殊处理,通常可自行消退。马牙是新生儿牙龈上出现的白色或黄白色小颗粒,主要由上皮细胞堆积形成,并非真正的牙齿。
1、保持口腔清洁家长可用干净湿润的纱布或棉球轻轻擦拭婴儿牙龈,避免食物残渣堆积。注意动作轻柔,防止损伤口腔黏膜。哺乳后喂少量温开水有助于清洁口腔。
2、避免挑破挤压马牙属于生理现象,切忌用针挑破或用手挤压。不当操作可能导致黏膜破损,增加感染风险。若发现马牙周围红肿,可用生理盐水轻柔冲洗。
3、观察伴随症状多数马牙不会引起不适,但需警惕婴儿出现拒食、哭闹等情况。若伴随发热或牙龈明显肿胀,可能与鹅口疮等感染有关,需及时就医鉴别。
4、调整哺乳方式哺乳时注意乳头正确含接,减少对牙龈的摩擦。人工喂养婴儿应选择合适奶嘴,避免过硬奶嘴刺激马牙部位。喂养后检查口腔有无异常分泌物。
5、预防继发感染定期消毒奶瓶、安抚奶嘴等入口物品。照料者接触婴儿前需洗手,避免将成人唾液接触婴儿口腔。发现马牙表面溃烂时,应暂停使用磨牙玩具。
马牙消退期间,家长应每日检查婴儿口腔状态,记录马牙数量与大小变化。哺乳期母亲需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马牙持续超过3个月未消退,或婴儿出现反复抓挠口腔行为,建议到儿科或儿童口腔科就诊。平时可为婴儿准备硅胶指套牙刷,帮助建立口腔清洁习惯,但避免过度清洁马牙部位。注意观察婴儿精神状态与进食量,确保生长发育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