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急性肠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和发热,严重时可能伴随脱水或电解质紊乱。治疗需根据症状轻重选择口服补液、药物治疗或就医处理。
1、腹痛
急性肠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腹痛,通常表现为腹部绞痛或持续性隐痛,疼痛部位多集中在脐周或下腹部。腹痛的原因是肠道黏膜受到刺激或炎症反应,导致肠道蠕动加快或痉挛。轻度腹痛可通过热敷或服用解痉药物(如颠茄片)缓解,但若疼痛剧烈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
2、腹泻
腹泻是急性肠炎的典型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呈水样。腹泻的原因是肠道炎症导致水分吸收减少,同时肠道蠕动加快。轻度腹泻可通过口服补液盐(如ORS)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若腹泻严重或持续超过48小时,需就医排查是否存在细菌或病毒感染。
3、恶心与呕吐
恶心和呕吐是急性肠炎的常见伴随症状,通常由肠道炎症刺激神经反射引起。轻度恶心可通过少量多次饮水或服用止吐药物(如多潘立酮)缓解。若呕吐频繁且无法进食,需警惕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建议就医输液治疗。
4、发热
部分急性肠炎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通常在38℃左右,严重时可能超过39℃。发热的原因是炎症反应或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统激活。轻度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服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缓解。若高热不退或伴随寒战,需就医排查是否存在严重感染。
5、脱水与电解质紊乱
急性肠炎患者因腹泻和呕吐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表现为口干、尿少、乏力或头晕。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严重脱水需就医输液治疗。
急性肠炎的症状多样,轻度患者可通过饮食调理(如清淡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和口服药物治疗缓解,但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