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危害主要包括脑组织损伤、肢体功能障碍、认知能力下降、语言障碍以及情绪心理问题等。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可能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因素引起,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1、脑组织损伤脑卒中会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或出血,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细胞死亡。脑组织损伤可能引发偏瘫、感觉异常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治疗需根据卒中类型选择溶栓、抗凝或手术干预,常用药物包括阿替普酶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等。
2、肢体功能障碍脑卒中后常出现单侧肢体无力或瘫痪,影响行走、抓握等日常活动。肢体功能障碍与运动皮层受损有关,可能伴随肌肉痉挛或协调性下降。康复治疗包括物理训练、电刺激疗法,药物如巴氯芬片、甲钴胺片可辅助改善症状。
3、认知能力下降脑卒中可能损伤额叶、颞叶等区域,导致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障碍。认知能力下降会影响判断力和执行功能,增加跌倒等意外风险。认知康复训练结合多奈哌齐片、尼莫地平片等药物可延缓病情进展。
4、语言障碍大脑语言中枢受损会引起失语症,表现为表达困难、理解障碍或读写能力丧失。语言障碍可能伴随吞咽困难,影响营养摄入。语言治疗师指导下的康复训练配合银杏叶提取物片、胞磷胆碱钠胶囊等药物有助于功能恢复。
5、情绪心理问题约半数脑卒中患者会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与神经递质失衡和社会适应困难有关。情绪心理问题可能表现为失眠、食欲改变或自杀倾向。心理疏导联合舍曲林片、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可改善症状。
脑卒中后需长期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低盐低脂饮食有助于预防复发。适当进行步行、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可促进功能恢复,家属应协助患者坚持康复训练。定期复查脑血管状况,避免吸烟酗酒等危险因素,出现头痛、眩晕等预警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