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卒中按出血量、部位及临床症状可分为四级,主要有少量出血、中等量出血、大量出血、脑干或关键部位出血。
1、少量出血:出血量小于10毫升且位于非功能区,通常表现为轻微头痛或无症状,可通过脱水降颅压药物如甘露醇、呋塞米等保守治疗。
2、中等量出血:出血量10-30毫升伴轻度神经功能缺损,可能出现肢体偏瘫或言语障碍,需联合使用神经保护剂如依达拉奉、奥拉西坦等控制病情进展。
3、大量出血:出血量超过30毫升导致明显意识障碍,常见瞳孔不等大、喷射性呕吐等症状,多数需急诊手术清除血肿或行去骨瓣减压术。
4、关键部位出血:脑干、丘脑等部位出血即使量少也可能危及生命,典型表现为深度昏迷、呼吸循环衰竭,需重症监护联合亚低温治疗等综合抢救措施。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应绝对卧床,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动作,恢复期需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与语言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