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血管内介入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脑室引流术等。脑卒中患者是否需手术取决于出血量、梗死范围及病情进展速度,需由神经外科医生综合评估。
1、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术适用于出血量超过30毫升的脑出血患者,或血肿压迫脑干等重要功能区时。该手术通过去除部分颅骨,直接清除颅内血肿以降低颅内压。术后可能伴随脑水肿、感染等并发症,需配合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头孢曲松钠预防感染,以及吡拉西坦注射液营养神经。早期康复训练对改善肢体功能障碍有帮助。
2、去骨瓣减压术去骨瓣减压术多用于大面积脑梗死或严重脑水肿患者,通过移除部分颅骨为肿胀脑组织提供代偿空间。手术可挽救生命但可能遗留颅骨缺损,需后期行钛网修补术。术后需监测电解质平衡,使用呋塞米注射液控制脑水肿,依达拉奉注射液清除自由基。患者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复发。
3、血管内介入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动脉溶栓、取栓及支架植入,适用于发病6小时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通过股动脉穿刺导入微导管,用阿替普酶注射液溶解血栓或取栓装置机械取栓。该手术创伤小但存在血管再闭塞风险,术后需联合氯吡格雷片抗血小板聚集。血管狭窄患者可能需植入颅内支架维持血流。
4、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针对颈动脉狭窄超过70%的患者,通过颈部切口剥离增厚的内膜斑块。该手术可预防脑卒中复发但可能损伤喉返神经导致声音嘶哑。术前需进行颈动脉超声评估,术后使用肝素钠注射液抗凝,尼莫地平片改善脑循环。患者需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
5、脑室引流术脑室引流术用于脑室出血或梗阻性脑积水患者,通过颅骨钻孔放置引流管排出脑脊液。手术可快速降低颅内压但易引发颅内感染,需定期更换引流袋并使用注射用万古霉素控制感染。术后监测引流量及性状,警惕再出血。长期脑积水患者可能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卒中术后患者需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5克,增加西蓝花、深海鱼等抗氧化食物摄入。康复期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如Bobath疗法或减重步行训练。定期复查头颅CT监测恢复情况,保持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家属需学习翻身拍背等护理技巧,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出现头痛呕吐等异常症状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