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晚上牙疼可能由龋齿、牙髓炎、牙周炎、牙齿隐裂或夜间磨牙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口腔检查、药物治疗、根管治疗、牙周治疗或佩戴咬合垫等方式缓解。
1、龋齿牙齿表面被细菌侵蚀形成龋洞,夜间平躺时口腔温度升高可能刺激暴露的牙本质或牙髓。龋齿常伴随冷热敏感或食物嵌塞痛,严重时可能引发自发痛。治疗需清除腐质后填充,常用药物包括丁硼乳膏、氟化钠甘油糊剂或樟脑酚液局部消炎。
2、牙髓炎龋齿未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牙髓感染,夜间体位改变导致髓腔压力增加,表现为搏动性剧痛且可能放射至耳颞部。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甲硝唑芬布芬胶囊或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控制炎症,最终需通过根管治疗清除坏死组织。
3、牙周炎牙龈萎缩使牙根部分暴露,夜间唾液分泌减少导致刺激物滞留,引发钝痛或咀嚼无力。可能伴随牙龈出血、口臭等症状。治疗需进行牙周刮治,配合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或乙酰螺旋霉素片控制感染。
4、牙齿隐裂咬合压力导致牙齿出现微裂纹,夜间紧咬牙时裂缝受挤压产生锐痛,可能伴有特定咬合点不适。轻度隐裂可通过调磨咬合面缓解,严重者需全冠修复,急性期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止痛。
5、夜间磨牙睡眠中无意识紧咬牙关可能导致牙釉质磨损或颞下颌关节疲劳,晨起常伴面部酸胀。建议定制咬合垫保护牙齿,必要时使用阿普唑仑片调节神经肌肉紧张,配合热敷缓解肌肉痉挛。
建议避免睡前摄入刺激性食物,用温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选择软毛牙刷减少刺激。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肿胀发热,需及时就诊排除颌骨感染等严重情况。日常可使用含氟牙膏强化牙釉质,定期洁牙清除菌斑,减少甜食摄入频率以降低龋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