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蜜月期过后病情可能加重,但并非必然。1型糖尿病蜜月期后通常需要更严格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则可能随病程进展需调整控糖方案。
1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经历蜜月期时,残余的胰岛β细胞仍能分泌少量胰岛素,此时外源性胰岛素需求量可能暂时减少。但随着自身免疫持续破坏β细胞,蜜月期结束后多数患者会出现胰岛素绝对缺乏,血糖波动增大,需完全依赖胰岛素治疗并密切监测。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黎明现象或苏木杰效应,需通过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或胰岛素泵精细调控。
2型糖尿病蜜月期多见于早期强化治疗后,通过减重、药物干预使β细胞功能暂时改善。但随着病程延长,胰岛功能进行性衰退及胰岛素抵抗加重,可能出现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此时需联合不同机制药物如二甲双胍缓释片、西格列汀片等,或过渡至胰岛素治疗。但若持续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部分患者可延缓病情进展。
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蜜月期结束后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与胰岛功能,根据血糖谱调整治疗方案。坚持糖尿病饮食管理,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避免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出现多饮多尿症状加重或反复低血糖时,应及时就医评估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