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指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黏膜的慢性溃疡性病变,属于消化性溃疡的一种。胃十二指肠溃疡主要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两种类型,通常与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因素有关。
1、胃酸分泌异常胃酸分泌过多或胃黏膜防御功能减弱可能导致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酸持续刺激黏膜层可能引发局部组织损伤,形成溃疡面。这类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灼痛、反酸等症状。治疗需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或中和胃酸的铝碳酸镁咀嚼片。
2、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该细菌可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局部炎症和溃疡形成。患者常伴有腹胀、嗳气等表现。根治需采用含铋剂的四联疗法,如胶体果胶铋胶囊联合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和质子泵抑制剂。
3、非甾体抗炎药使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损伤胃黏膜。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弱黏膜保护作用。患者可能出现隐匿性出血或突发呕血。治疗需停用相关药物,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混悬凝胶。
4、应激因素严重创伤、大手术或精神应激可能导致应激性溃疡。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可能发生胃黏膜血流减少、屏障功能受损。这类溃疡起病急骤,可能表现为呕血或黑便。预防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
5、其他少见原因胃泌素瘤、克罗恩病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胃十二指肠溃疡。胃泌素瘤患者胃酸分泌极度亢进,溃疡多呈难治性。克罗恩病相关溃疡常伴有腹泻、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这类情况需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建议采用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减少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病情恢复,必要时可进行心理疏导。若出现呕血、黑便或剧烈腹痛应立即就医。定期胃镜复查可监测溃疡愈合情况,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需完成全程杀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