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在生理功能、疾病表现、用药反应等方面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器官功能衰退、多病共存、症状不典型、药物代谢减慢等特点。
1、器官功能衰退老年患者各系统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如胃肠蠕动减慢导致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心肺功能降低易引发活动后气促,肾脏滤过率下降影响药物排泄。这类变化可能增加营养不良、慢性缺氧、药物蓄积中毒等风险,日常需注意少量多餐、适度运动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2、多病共存约80%老年患者同时患有两种以上慢性病,常见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伴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疾病间相互影响可能加重症状,如糖尿病会加速动脉硬化进展。治疗时需综合评估用药方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3、症状不典型老年患者疾病表现常与年轻人不同,如心肌梗死可能仅表现为乏力而非胸痛,肺炎可能无发热仅有食欲减退。这种隐匿性易导致误诊,家属需关注精神状态、进食量等细微变化,及时就医排查。
4、药物代谢差异肝脏代谢酶活性和肾脏排泄功能下降,使药物半衰期延长。例如地高辛片在青年体内半衰期为36小时,老年人可能延长至48小时以上。用药需遵循小剂量起始原则,避免使用苯二氮卓类等中枢抑制性药物。
5、心理社会因素独居、丧偶等社会支持不足可能诱发或加重抑郁焦虑,认知功能障碍会影响治疗依从性。建议建立规律社交活动,使用分药盒辅助服药,必要时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筛查。
针对老年患者特点,日常护理需注重营养均衡,适当补充蛋白质粉和维生素D;选择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居家环境安装防滑垫和扶手;每3-6个月全面评估用药方案。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夜间谵妄等预警症状时,应及时到老年病科或全科医学门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