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可通过保守治疗、输尿管支架置入术、输尿管吻合术、输尿管再植术、肾造瘘术等方式治疗。医源性输尿管损伤通常由手术操作不当、器械损伤、解剖变异、放射性损伤、炎症粘连等原因引起。
1、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微损伤且无尿外渗的情况。通过留置导尿管引流尿液,减少输尿管压力,同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控制感染。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损伤愈合情况。
2、输尿管支架置入术针对部分断裂或狭窄的损伤,可在膀胱镜下置入双J管支撑输尿管。该方式能维持尿流通畅,促进损伤部位上皮再生。术后可能伴随尿频、血尿等症状,需使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缓解膀胱刺激症状,并配合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
3、输尿管吻合术适用于完全断裂但缺损小于2厘米的损伤。手术切除损伤段后行端端吻合,同时放置支架管。术后可能发生吻合口漏或狭窄,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预防感染,配合甲钴胺片促进神经修复。患者术后3个月内禁止负重劳动。
4、输尿管再植术当损伤靠近膀胱时,可将输尿管重新植入膀胱。该术式需构建抗反流机制,术后可能发生膀胱输尿管反流或吻合口梗阻。需长期随访尿动力学检查,必要时使用盐酸黄酮哌酯片改善排尿功能,配合三金片预防尿路感染复发。
5、肾造瘘术对于严重损伤合并感染或肾功能受损者,需先行经皮肾造瘘引流尿液。待感染控制后二期修复输尿管。围手术期需静脉滴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控制感染,配合复方α-酮酸片保护肾功能。造瘘管护理需严格无菌操作。
发生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后应限制水分摄入量,每日保持1500-2000毫升为宜,避免加重肾脏负担。饮食选择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蛋白等,限制菠菜、竹笋等草酸含量高的食物。恢复期可进行盆底肌训练,但禁止游泳、骑自行车等可能造成会阴部撞击的运动。术后3个月、6个月需分别进行静脉尿路造影和肾功能检查,长期随访应注意观察有无腰痛、血尿等输尿管狭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