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血压的准确时间通常为早晨起床后1小时内或晚上睡前1小时内,需在安静状态下进行。
早晨起床后1小时内测量血压能反映人体基础血压水平,此时尚未进食、未进行剧烈活动且未服用药物,受外界干扰较小。测量前需静坐5分钟,保持情绪平稳,避免憋尿或饮用咖啡因饮料。袖带应绑在裸露上臂,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部分人群晨起血压可能偏高,可能与夜间血压未充分下降或清晨激素分泌有关,需结合多次测量结果判断。
晚上睡前1小时测量可评估夜间血压趋势,适合观察药物控制效果。测量环境需保持安静,避免日间活动或情绪波动影响。晚餐后至少间隔1小时,避免消化活动干扰。若睡前血压持续偏高,可能与盐分摄入过量、压力累积或药物时效不足相关。对于夜班工作者,可在主要睡眠周期前后各测一次。
日常监测血压需固定时间并记录数据,避免在运动、吸烟、饮酒或情绪激动后立即测量。使用经过认证的电子血压计,定期校准。若发现血压波动明显或持续超标,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高血压患者可增加午后测量频次,但需避开餐后1小时及午睡前后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