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拉肚子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可能伴有发热、呕吐、食欲下降等症状。婴儿腹泻的常见原因有喂养不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乳糖不耐受、过敏反应等。
1、排便异常腹泻时婴儿每日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可达5-10次甚至更多。粪便性状改变为稀水样、蛋花汤样或带有黏液,严重时可见血丝。部分患儿会出现排便时哭闹不安、肛门周围皮肤发红等情况。母乳喂养儿粪便通常呈金黄色糊状,配方奶喂养儿粪便偏黄绿色,这些正常性状改变需与病理性腹泻区分。
2、伴随症状多数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表现,如尿量减少、哭时泪少、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等。部分病例伴随低热或高热,体温可达38-39摄氏度。胃肠道症状可能包括频繁呕吐、腹胀、肠鸣音亢进等。严重脱水时可出现精神萎靡、四肢冰凉、皮肤弹性差等循环不良体征。
3、喂养相关喂养不当引起的腹泻常见于转奶期、辅食添加阶段,粪便多含未消化奶瓣。乳糖不耐受患儿在进食乳制品后会出现泡沫样酸臭粪便。牛奶蛋白过敏者除腹泻外,可能伴有湿疹、荨麻疹等过敏表现。这类患儿需要调整喂养方式或改用特殊配方奶粉。
4、感染性腹泻轮状病毒等病毒感染是婴幼儿腹泻主要原因,常先出现呕吐后腹泻,粪便呈水样无腥臭。细菌性痢疾多伴随里急后重、脓血便,常见病原体包括志贺菌、沙门菌等。寄生虫感染相对少见,但贾第鞭毛虫感染可引起慢性腹泻伴脂肪泻。感染性腹泻需进行粪便常规检查明确病因。
5、并发症风险持续腹泻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并发症。重度脱水可能引发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迁延不愈的腹泻会影响营养吸收,造成生长发育迟缓。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继发性乳糖不耐受,腹泻好转后仍需低乳糖饮食过渡。反复腹泻需警惕免疫缺陷、先天性肠病等特殊情况。
家长应注意观察婴儿精神状态、尿量、皮肤弹性等脱水指征,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母乳喂养应继续坚持,配方奶喂养可暂时稀释浓度。避免随意使用止泻药,细菌性腹泻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如出现血便、持续呕吐、高热不退、嗜睡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平时注意奶具消毒、辅食添加循序渐进,流行季节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