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白蛋白高可通过调整饮食、控制血糖血压、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生活方式干预等方式治疗。尿白蛋白高通常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肾小球肾炎、肥胖、剧烈运动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食品。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清、鱼肉等,每日蛋白总量不超过每公斤体重0.8克。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的粗粮。
2、控制血糖血压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空腹血糖维持在4.4-7.0mmol/L。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稳定在130/80mmHg以下,避免血压波动。建议使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定期记录数据,及时调整降压方案。
3、药物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可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蛋白漏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钾片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可联合使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片。
4、定期监测每3个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肾功能检查需包含血肌酐、尿素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出现水肿或尿量减少时应立即复查尿常规。
5、生活方式干预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举重等憋气动作。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每日饮水量维持在1500-2000毫升。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导致血压升高。
建议每日晨起后测量体重并记录,发现短期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需警惕水肿。烹饪时选用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避免高温油炸。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尿路感染加重肾脏负担。定期进行眼底检查,糖尿病肾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视网膜病变情况。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就诊时应主动告知医生尿白蛋白异常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