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尿路感染可能由尿路梗阻、免疫功能下降、留置导尿管、糖尿病、饮水不足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多饮水、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血糖、保持会阴清洁等方式治疗。
1、尿路梗阻老年人前列腺增生或泌尿系统结石可能导致尿路梗阻,使尿液滞留增加细菌滋生概率。典型症状包括排尿困难、尿流变细、下腹坠胀感。治疗需解除梗阻因素,如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或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处理结石。日常应避免憋尿,保持排尿通畅。
2、免疫功能下降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免疫防御功能减弱,尿道黏膜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常表现为尿频尿急伴乏力低热。可遵医嘱服用匹多莫德分散片调节免疫,同时补充蛋白质增强体质。建议保持适度运动,注意防寒保暖。
3、留置导尿管长期留置导尿管会破坏尿道自然屏障,导管表面易形成生物膜导致反复感染。可能出现尿液浑浊伴发热寒战。需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导管,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护理时需每日清洁导管接口,保持引流系统密闭。
4、糖尿病控制不佳血糖过高会造成尿糖含量增加,成为细菌培养基,同时损害神经导致排尿功能障碍。典型症状为多尿口渴合并尿痛。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配合诺氟沙星胶囊抗感染。需定期监测血糖,限制高糖饮食。
5、饮水量不足老年人感觉迟钝易忽略口渴,排尿减少使细菌无法被及时冲刷。常见症状为尿量减少伴尿液浓缩。无须药物治疗,通过设定饮水计划保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可适量饮用蔓越莓汁。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利尿饮品。
老年尿路感染患者需穿着棉质透气内裤,每日清洗会阴部但避免过度使用洗剂。饮食宜清淡,可适量食用冬瓜、薏仁等利尿食物。建议记录排尿日记,观察尿液颜色和量的变化。出现发热、腰痛或血尿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购买抗生素服用。长期反复感染者需排查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必要时进行尿培养检查明确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