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结核病的症状主要包括长期咳嗽、咳痰、发热、盗汗、体重下降和乏力等。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持续两周以上,应及时就医进行结核病筛查。
1、长期咳嗽与咳痰
结核病最常见的症状是持续咳嗽,通常超过两周,可能伴有咳痰,痰中可能带血。咳嗽是结核杆菌感染肺部后引发的炎症反应,导致呼吸道刺激和分泌物增多。如果咳嗽持续时间较长且伴有血丝,需高度警惕结核病。
2、发热与盗汗
结核病患者常出现低热,体温通常在37.5℃至38.5℃之间,尤其在下午或傍晚较为明显。盗汗则表现为夜间睡眠时大量出汗,醒来后汗液停止。这些症状与结核杆菌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和炎症有关。
3、体重下降与乏力
结核病会导致食欲减退和代谢异常,进而引起体重明显下降。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能力下降。这是由于结核杆菌消耗体内营养,同时免疫系统持续对抗感染,导致能量消耗增加。
4、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或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胸痛通常与肺部炎症或胸膜受累有关,而淋巴结肿大则是结核杆菌扩散至淋巴系统的表现。
5、就医与治疗建议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长期咳嗽、发热和体重下降,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胸部X光、痰液检查和结核菌素试验等方法确诊。治疗通常采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疗程一般为6至9个月。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避免中断用药,以防止耐药性结核病的发生。
结核病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但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至关重要。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可能感染结核病,应立即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