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梗阻可能导致肾积水、肾功能损害、尿路感染、结石形成以及高血压等危害。尿路梗阻是指尿液从肾脏流向膀胱的通道受阻,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尿路梗阻最直接的危害是肾积水。尿液无法正常排出会导致肾盂和肾盏扩张,长期积水可能压迫肾实质,影响肾脏功能。梗阻程度较轻时可能仅表现为腰部隐痛,随着积水加重可出现明显腰痛甚至腹部包块。肾积水若不及时解除梗阻,可能发展为不可逆的肾功能损害。
尿路梗阻还容易引发尿路感染。尿液滞留为细菌繁殖提供了良好环境,可能导致肾盂肾炎、膀胱炎等感染性疾病。感染症状包括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严重时可导致脓毒血症。长期反复感染会加速肾功能恶化。结石形成也是常见并发症,尿液滞留使晶体物质容易沉积,形成结石后可能进一步加重梗阻。
长期尿路梗阻可导致高血压。肾脏缺血会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血压升高。这种肾性高血压通常较难控制,可能对心脑血管系统造成损害。最严重的危害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双侧尿路梗阻或单侧梗阻未及时治疗都可能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出现尿路梗阻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梗阻原因和部位。医生可能建议超声、CT尿路造影等检查。治疗包括解除梗阻、控制感染、保护肾功能等措施。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多饮水,保持尿量充足,避免憋尿,有泌尿系统症状时尽早就诊。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尿路梗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