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呕吐可能由喂养不当、胃食管反流、感染、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喂养不当新生儿胃容量小且呈水平位,若喂养过量、速度过快或姿势不当,易导致乳汁反流。表现为进食后少量溢奶,无其他异常症状。建议采用少量多次喂养,喂奶后竖抱拍嗝15分钟,避免立即平卧。哺乳期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减少豆类等产气食物摄入。
2、胃食管反流因食管下端括约肌发育不全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常表现为喷射性呕吐,可能伴有体重增长缓慢。多数随月龄增长自愈,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枸橼酸莫沙必利颗粒或铝碳酸镁混悬液,睡眠时保持30度斜坡卧位。
3、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肺炎、败血症等感染可能刺激呕吐中枢,多伴随发热、精神差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等检查,细菌感染时可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如幽门肥厚性狭窄、肠旋转不良等,典型表现为生后2-3周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喷射状呕吐,呕吐物含胆汁。需通过腹部超声确诊,确诊后需行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等手术治疗,延误可能引发脱水及营养不良。
5、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苯丙酮尿症等代谢异常可引发顽固性呕吐,常伴特殊体味、黄疸消退延迟。需通过新生儿筛查确诊,确诊后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或特殊配方奶粉,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
家长应记录呕吐次数、性状及伴随症状,吐后清洁口鼻防误吸。母乳喂养者母亲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人工喂养者注意奶具消毒。若出现呕吐物带血、腹胀拒按、尿量减少等危重表现,或每日呕吐超过5次持续24小时,须立即急诊处理。日常注意保持适宜室温,避免腹部受凉,喂奶后1小时内不宜更换尿布或剧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