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瘘和尿失禁是两种不同的泌尿系统症状,尿瘘指尿液通过异常通道排出体外,尿失禁则是无法自主控制排尿。
尿瘘通常由外伤、手术损伤、分娩并发症或炎症导致泌尿系统与其他器官形成异常通道,表现为尿液持续或间歇性从阴道、直肠等非尿道口流出,可能伴随局部皮肤刺激或感染。治疗需手术修复瘘管,如经阴道瘘修补术或经腹瘘修补术,同时控制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
尿失禁多因盆底肌松弛、神经损伤或前列腺增生引起,表现为咳嗽、打喷嚏时漏尿或急迫性排尿失控。压力性尿失禁可通过凯格尔运动改善,急迫性尿失禁需使用索利那新片、米拉贝隆缓释片等药物,重度者可能需尿道中段悬吊术。两者关键区别在于尿液排出路径是否正常,尿瘘存在解剖结构异常,尿失禁则为功能失调。
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及过量饮水,尿瘘患者术后应定期复查,尿失禁者可进行盆底肌训练。出现异常排尿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自行使用药物或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