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老人血压正常范围通常为收缩压9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60-90毫米汞柱。血压受年龄、基础疾病、测量方式、情绪状态、用药情况等因素影响。
1、年龄因素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可能导致收缩压偏高,但舒张压通常随年龄增长略有降低。血压昼夜波动较年轻人明显,晨起和夜间需加强监测。家庭自测血压建议选择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分钟。
2、基础疾病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时,血压控制目标需更严格。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期间,血压不应低于90/60毫米汞柱。体位性低血压在老年人中多发,从卧位转为立位时需缓慢动作。
3、测量方式测量时应保持袖带与心脏平齐,首次测量需双上肢对比。诊室血压可能比家庭自测值偏高,建议记录7天早晚血压值供医生参考。避免测量前30分钟内饮用咖啡或吸烟。
4、情绪状态紧张焦虑会导致血压短暂升高,测量前需保持情绪平稳。疼痛、尿潴留等不适也会影响测量结果。长期精神压力可能造成血压持续偏高,需配合心理调节。
5、用药情况部分感冒药、激素类药物可能升高血压。利尿剂使用过量可能导致低血压。服用降压药后2小时测量最能反映药物效果。调整用药方案期间需增加监测频率。
建议老年人每日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并记录,选择低钠高钾饮食,适量进行快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冬季注意保暖避免冷刺激诱发血压波动,睡眠时保持卧室温度适宜。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等血管评估,发现头晕、视物模糊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血压控制需个体化,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合适的目标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