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急性肠炎的症状主要包括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和发热,严重时可能伴有脱水或电解质紊乱。治疗需根据病因和症状采取相应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补液。
1、腹痛
急性肠炎的腹痛通常表现为阵发性绞痛,主要集中在肚脐周围或下腹部。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可能与肠道炎症刺激有关。轻度腹痛可通过热敷或按摩缓解,严重时需就医。
2、腹泻
腹泻是急性肠炎的典型症状,表现为频繁排便,粪便呈水样或稀便,可能带有黏液或血丝。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流失,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
3、恶心与呕吐
恶心和呕吐是肠道受到刺激后的常见反应,可能伴随食欲不振。呕吐频繁时需避免进食固体食物,可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淡盐水,必要时使用止吐药物。
4、发热
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或高热,体温升高是身体对炎症的免疫反应。若体温超过38.5℃,可服用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同时注意物理降温。
5、脱水与电解质紊乱
频繁腹泻和呕吐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衡,表现为口干、尿少、乏力等症状。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缓解,严重时需静脉补液治疗。
6、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根据病因选择抗生素(如细菌感染)、止泻药(如蒙脱石散)或益生菌(如双歧杆菌)。
- 饮食调整:急性期以清淡流质食物为主,如米汤、稀粥,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 补液治疗: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急性肠炎的症状多样,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疗。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