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孩子急性肠胃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饮食不当引起,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因采取抗病毒、抗菌或对症处理,同时注意补液和饮食调理。
1、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是儿童急性肠胃炎的常见病原体。这些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容易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环境中流行。病毒感染引起的肠胃炎通常表现为水样腹泻、呕吐和低热,症状持续3-7天可自愈。治疗以补液为主,可口服补液盐,避免脱水。严重时需就医,医生可能会开具止泻药或抗病毒药物。
2、细菌感染
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感染也是常见原因,多因食用不洁食物或饮用污染水源引起。细菌性肠胃炎症状较重,可能伴有高热、血便或黏液便。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或氟喹诺酮类药物。同时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
3、饮食不当
儿童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过量食用油腻、辛辣或生冷食物可能引发肠胃炎。食物过敏或不耐受也可能导致类似症状。治疗需调整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熟的蔬菜等。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减少肠胃负担。
4、其他因素
环境变化、免疫力低下或接触污染物也可能诱发急性肠胃炎。家长需注意孩子的日常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对于反复发作的肠胃炎,建议就医检查是否存在慢性疾病或免疫问题。
孩子急性肠胃炎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同时注重补液和饮食调理。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严重脱水或血便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平时注意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有助于预防肠胃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