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经常疲劳可通过调整作息、补充营养、适度运动、心理调节等方式改善,通常与季节变化、睡眠不足、营养失衡、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1、调整作息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缓解疲劳,建议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春季日照时间变化可能影响生物钟,适当早睡早起可帮助适应季节变化。
2、补充营养春季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可适量增加鱼类、蛋黄、蘑菇等食物。铁元素不足可能导致疲劳,可食用动物肝脏、菠菜、红肉等富含铁的食物。
3、适度运动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强度不宜过大,以微微出汗为宜,过度运动反而可能加重疲劳感。
4、心理调节春季气压变化可能影响情绪,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长期压力会导致慢性疲劳,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若疲劳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体重下降、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除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可能。日常可适当增加温水摄入,避免过量饮用提神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