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新生儿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儿科急症,主要由于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引起。常见原因包括先天性肠道畸形、胎粪性肠梗阻和肠扭转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营养支持。
1、先天性肠道畸形
先天性肠道畸形是新生儿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肠闭锁、肠狭窄或肠旋转不良。这些畸形通常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可能与遗传因素或孕期环境有关。治疗方法包括手术矫正,如肠吻合术或肠造瘘术,术后需密切监测患儿的恢复情况。
2、胎粪性肠梗阻
胎粪性肠梗阻是由于胎粪过于黏稠或肠道蠕动功能不足导致的梗阻,常见于囊性纤维化患儿。治疗可采用灌肠法软化胎粪,必要时需手术清除梗阻部位。术后需注意患儿的营养补充,避免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3、肠扭转
肠扭转是由于肠道某一段发生旋转,导致血液供应受阻和肠道梗阻。这是一种紧急情况,需立即手术干预,如肠扭转复位术或坏死肠段切除术。术后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预防感染和并发症。
新生儿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家长应留意宝宝的排便情况、腹部胀痛和呕吐等症状,及时就医。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大多数患儿能够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