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但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传播风险。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妊娠、
分娩和哺乳过程中,通过抗病毒治疗、剖宫产和避免母乳喂养等措施可以有效阻断传播。
1、妊娠期传播: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从母体传播给胎儿。在妊娠期间,孕妇应尽早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如果确诊感染,应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这些药物可以显著降低病毒载量,减少传播风险。
2、分娩期传播:分娩过程中,胎儿接触母体的血液和体液,增加了感染的风险。为了降低传播风险,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剖宫产,尤其是在病毒载量较高的情况下。剖宫产可以减少胎儿接触母体血液和体液的机会,从而降低感染风险。
3、哺乳期传播:母乳中含有艾滋病病毒,通过母乳喂养可以传播给婴儿。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母亲应避免母乳喂养,选择配方奶粉喂养。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资源有限的地区,如果无法获得安全的替代喂养方式,可以在抗病毒治疗的保护下进行母乳喂养,但需要严格监测婴儿的健康状况。
通过综合运用抗病毒治疗、剖宫产和避免母乳喂养等措施,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风险可以降低到2%以下。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应尽早进行检测和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保护自己和婴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