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主要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部位。
1、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的核心器官,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左右各一。肾脏的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分泌作用,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同时调节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肾脏还能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肾素等激素,参与血压调节和造血功能。常见的肾脏疾病包括肾小球肾炎、肾结石和肾功能衰竭等。
2、输尿管输尿管是一对细长的肌性管道,连接肾脏与膀胱,长约25-30厘米。输尿管通过节律性蠕动将肾脏产生的尿液输送至膀胱,其内壁的黏膜层可防止尿液反流。输尿管存在三个生理性狭窄部位,是结石易嵌顿的区域。输尿管梗阻可能导致肾积水和感染,常见问题包括输尿管结石、先天性狭窄或肿瘤压迫等。
3、膀胱膀胱是位于盆腔内的肌性储尿器官,正常容量约300-500毫升。膀胱壁由逼尿肌构成,具有高度伸展性,黏膜层存在移行上皮以适应容积变化。膀胱通过充盈感受器触发排尿反射,受自主神经和躯体神经双重支配。常见膀胱疾病包括膀胱炎、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结石以及膀胱肿瘤等,临床多表现为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
4、尿道尿道是尿液排出体外的最后通道,男女存在显著差异。男性尿道长约18-20厘米,兼具排尿和排精功能,分为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女性尿道仅3-5厘米,单纯排尿功能,更易发生逆行感染。尿道括约肌控制排尿启闭,尿道黏膜的腺体分泌黏液起保护作用。常见尿道问题包括尿道炎、尿道狭窄、尿道损伤和先天性畸形等。
5、附属结构泌尿系统还包括重要的附属结构,如肾盂、肾盏等尿液收集系统,以及供应肾脏的肾动脉、肾静脉等血管网络。男性前列腺作为生殖系统器官,其增生可能压迫尿道影响排尿。这些结构与核心器官协同完成尿液生成、储存和排泄的全过程,任何部位功能障碍均可能导致泌尿系统疾病。
保持泌尿系统健康需注意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长时间憋尿,规律作息减少熬夜。饮食上限制高盐、高嘌呤食物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出现排尿异常、腰痛或血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常规体检建议每年进行尿常规和泌尿系统超声筛查。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性活动后及时排尿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