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lon骨折手术通常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具体方式包括钢板螺钉固定、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髓内钉固定等。手术方案需根据骨折类型、软组织条件、患者年龄等因素综合决定。
1、术前评估:
术前需完善三维CT重建和X线检查,评估骨折的Ruedi-Allgower分型。重点关注胫骨远端关节面压缩程度、干骺端粉碎情况以及腓骨是否合并骨折。同时评估软组织肿胀程度,存在严重水疱或皮温异常时需延迟手术。
2、手术入路选择:
前内侧入路适用于关节面中央压缩型骨折,可充分暴露胫距关节。后外侧入路适合后踝大块骨折块的处理。双切口技术用于复杂粉碎性骨折,需注意保留切口间皮桥宽度大于7厘米。
3、复位固定技术:
关节面骨块需解剖复位,使用克氏针临时固定后植入支撑钢板。干骺端缺损区需植骨填充,可选择自体髂骨或人工骨材料。严重粉碎骨折可采用杂交固定技术,即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
4、特殊类型处理:
开放性骨折需彻底清创后分期手术,初期使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骨质疏松患者需选用锁定钢板系统,必要时辅以骨水泥增强。儿童pilon骨折应尽量采用克氏针弹性髓内钉等微创方式。
5、术后管理:
术后需石膏托制动2周,伤口愈合后开始踝关节被动活动。6周内禁止负重,影像学显示骨痂形成后逐步部分负重。常规预防深静脉血栓4-6周,密切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和神经血管功能。
术后康复期应保证每日摄入1200毫克钙质和800单位维生素D,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及海产品。早期进行足趾屈伸锻炼促进血液循环,6周后可尝试水中步行训练减轻关节负荷。戒烟戒酒有助于骨愈合,体重指数超过28的患者需控制体重。定期复查X线评估骨折愈合进度,出现异常疼痛或发热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