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房位于心脏左后上方,是心脏四个腔室之一,主要负责接收肺静脉回流的富氧血液并通过二尖瓣将其泵入左心室。
1、解剖位置左心房构成心底的大部分,前方与升主动脉和肺动脉干相邻,后方紧贴食管和胸主动脉。其顶部与气管分叉处相邻,右侧通过房间隔与右心房分隔,下部经二尖瓣口连通左心室。在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可听到左心房相关心音。
2、结构特征左心房呈立方形,具有较光滑的内壁和突出的左心耳结构。左心耳内壁肌小梁丰富,是血栓易形成部位。四支肺静脉分别从左右两侧汇入左心房后壁,该连接处无瓣膜结构。心房壁厚度约3毫米,薄于心室肌但厚于右心房。
3、血流路径肺循环完成的富氧血液经肺静脉注入左心房后,在心房收缩期通过二尖瓣进入左心室。这一过程受窦房结电信号调控,与右心房收缩保持同步。二尖瓣装置包括前叶、后叶及腱索乳头肌系统,可防止心室收缩期血液反流。
4、影像定位胸部X线侧位片上左心房位于心影后上方,正位片可见左心耳突出于左心缘。超声心动图胸骨旁长轴切面可显示左心房前后径,心尖四腔心切面能观测其左右径。CT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肺静脉入口及左心耳形态。
5、临床关联左心房扩大常见于二尖瓣病变或高血压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时易形成血栓。经食管超声是评估左心耳血栓的金标准。房间隔缺损可导致左右心房分流,需通过心脏彩超明确诊断。左心房功能评估对心力衰竭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日常可通过控制血压、限制钠盐摄入、规律有氧运动等方式维护左心房功能。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保持标准体重和戒烟有助于降低左心房相关疾病风险,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心血管健康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