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气管炎可通过保持环境湿润、拍背排痰、雾化治疗、口服药物、静脉输液等方式治疗。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冷空气刺激、过敏反应、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保持环境湿润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百分之五十左右,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干燥空气刺激气管黏膜,加重咳嗽症状。每日开窗通风两次,每次半小时,减少病原体浓度。注意加湿器需每日换水清洁,防止滋生细菌。
2、拍背排痰采用空心掌从背部由下向上轻叩,每次持续五到十分钟,每日重复进行三到四次。拍背可帮助松动气管内黏稠痰液,促进痰液通过咳嗽排出。操作时让宝宝保持坐位或侧卧位,避开脊柱和肾脏区域。最佳时机为餐前或雾化治疗后。
3、雾化治疗通过雾化器将布地奈德混悬液、特布他林雾化液等药物转化为微小颗粒直接作用于气道。能有效减轻黏膜水肿,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雾化前后需清洁面部,避免药物残留刺激皮肤。治疗期间观察宝宝有无心悸、震颤等不良反应。
4、口服药物氨溴索口服溶液可溶解黏液,降低痰液黏稠度。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具有清热化痰功效,适用于痰黄黏稠的情况。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针对细菌性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所有药物均需按体重精确计算剂量,禁止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5、静脉输液对于出现脱水或无法口服给药的重症患儿,需住院进行静脉补液和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奇霉素注射液、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等。输液期间需监测心率、尿量等指标,及时评估治疗效果。通常症状缓解后可转为口服药物序贯治疗。
患病期间建议少量多次喂温水,每日饮水量按每公斤体重五十毫升计算。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避免甜腻食物刺激咳嗽。恢复期可适当补充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苹果、梨。保持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十二小时,避免剧烈活动诱发咳嗽。如出现呼吸频率超过每分钟四十次、口唇发绀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家长应学会识别三凹征等呼吸困难表现,定期复诊评估肺部体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