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部分患者可以治愈,具体与病理类型、治疗反应等因素相关。肾病综合征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病理类型包括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
微小病变型肾病对激素治疗敏感,儿童患者治愈率较高。规范使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后,多数患者尿蛋白可在数周内转阴,水肿逐渐消退。部分成人患者可能需联合环磷酰胺片等免疫抑制剂,但整体预后较好,复发后再次治疗仍有效。膜性肾病部分患者可自发缓解,使用他克莫司胶囊或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等靶向药物后,部分患者能达到临床治愈。早期干预可减少肾功能恶化风险。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病理类型治疗难度较大,完全治愈概率较低。这类患者可能需长期使用环孢素软胶囊等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但易出现激素依赖或耐药。若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则需血液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者预后更差,肾功能持续恶化风险显著增加。
建议患者定期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等指标,严格遵医嘱用药。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选择优质蛋白饮食,避免感染和过度劳累。出现水肿加重或尿量减少时及时复诊,由肾内科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