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但通常不会直接导致厌食症。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等,部分患者可能因疾病消耗或药物副作用出现食欲下降。
肺结核患者食欲减退多与疾病本身导致的全身消耗有关。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会引发机体炎症反应,代谢率增高,能量需求增加,但患者常因发热、咳嗽等症状影响进食意愿。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进一步加重食欲不振。这种情况下,患者体重可能下降,但通常不会达到厌食症的诊断标准。
极少数情况下,肺结核合并严重营养不良或长期心理应激时,可能诱发进食障碍。若患者出现持续体重减轻、刻意节食、体像障碍等典型厌食症表现,需考虑共病可能。这类情况多见于青少年女性患者,或既往有心理疾病史者,需通过精神科评估明确诊断。
肺结核患者应保证高蛋白、高热量饮食,适量增加乳制品、鸡蛋、瘦肉等食物摄入。若食欲持续减退,可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或使用胰酶肠溶片、复合维生素B片等辅助药物。家长需关注儿童患者的进食情况,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出现严重进食障碍表现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