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鼻孔塞东西时,家长应立即采取取出异物、观察呼吸、就医处理等措施。鼻腔异物可能由玩耍误塞、好奇探索、模仿行为、鼻腔疾病、外界刺激等因素引起。
1、取出异物发现宝宝鼻孔塞入异物后,家长应先安抚孩子情绪,使用儿童专用镊子或吸引器小心取出可见异物。切勿用手指抠挖或使用尖锐工具,避免将异物推向更深位置。若异物为圆形光滑物体如豆类,可尝试堵住健侧鼻孔,让孩子擤鼻排出。
2、观察呼吸取出异物后需持续观察宝宝呼吸状态至少24小时。注意是否出现单侧鼻塞、脓性分泌物、反复揉鼻等表现。若发现呼吸频率加快、嘴唇发绀、烦躁哭闹等缺氧症状,提示可能存在残留异物或继发感染,需紧急处理。
3、就医处理当异物位置较深、形状尖锐或发生碎裂时,应立即前往耳鼻喉科就诊。医生可能使用鼻内镜定位异物,通过钩取、冲洗或负压吸引等方式清除。对于植物性异物膨胀的情况,可能需先用血管收缩剂减轻水肿后再行取出。
4、预防教育日常应将小颗粒物品如纽扣电池、磁力珠等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处。通过绘本、动画等形式教育孩子鼻腔异物的危险性,培养不将物品放入口鼻的习惯。玩耍时建议家长全程看护,避免接触直径小于3厘米的玩具零件。
5、并发症处理若异物存留超过24小时可能引发鼻窦炎、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医生可能开具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洁鼻腔,或使用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预防感染。对于电池类腐蚀性异物,需在取出后使用碳酸氢钠溶液中和冲洗。
家长应定期检查儿童活动环境,选择适龄玩具并拆除小零件。玩耍后清点玩具数量,发现缺失部件时及时排查。可在家中备置儿童专用鼻腔护理工具包,包含圆头镊子、生理盐水喷雾等应急物品。若孩子反复出现鼻腔异物情况,建议进行儿童心理行为评估。日常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锌元素,有助于维持鼻腔黏膜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