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主要通过症状持续时间、核心症状及伴随症状进行综合评估。诊断需满足至少两周持续存在抑郁情绪或兴趣丧失,并伴随以下症状中的至少四项:食欲改变、睡眠障碍、精力减退、注意力下降、自我评价降低、自杀意念或行为、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严重程度需评估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1、核心症状: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持续两周以上的抑郁情绪和兴趣丧失。抑郁情绪表现为持续的悲伤、空虚或绝望感,兴趣丧失则是对日常活动或爱好失去兴趣。这些症状需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功能。
2、伴随症状:抑郁症常伴随食欲改变、体重波动、睡眠障碍、精力减退等症状。食欲改变可能表现为食欲减退或暴饮暴食,睡眠障碍包括失眠或过度睡眠,精力减退则表现为日常活动中的疲劳感。
3、认知症状:抑郁症患者常出现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决策困难等认知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影响工作或学习效率,导致患者感到困惑和无力。
4、自我评价:抑郁症患者常伴有自我评价降低,表现为自责、无用感或过度内疚。这种负面的自我认知可能进一步加重抑郁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5、自杀风险: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自杀意念或行为,这是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之一。评估自杀风险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环节,需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避免高糖高脂饮食;运动方面可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至少150分钟;护理上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压力,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血压标准是衡量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正常范围为收缩压90-120毫米汞柱、舒张压60-80毫米汞柱。血压异常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年龄、生活方式、遗传等,长期高血压或低血压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了解血压的正常范围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相关健康问题。
1、年龄影响: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血压可能逐渐升高。老年人应注意定期监测血压,必要时通过饮食调整和适度运动控制血压水平。
2、生活方式: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吸烟和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建议减少盐分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并保持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3、遗传因素: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患高血压的风险较高。这类人群应加强血压监测,必要时咨询医生进行早期干预。
4、肥胖问题:体重超标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血压升高。通过控制体重,如采用低脂饮食和增加运动量,可以有效降低血压水平。
5、心理压力:长期的精神紧张和焦虑可能引起血压波动。建议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必要时寻求心理辅导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运动是维持正常血压的关键。建议多摄入富含钾、镁、钙的食物,如香蕉、菠菜、牛奶等,这些营养素有助于调节血压。同时,避免久坐不动,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可以增强心血管功能,稳定血压水平。定期监测血压,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相应措施,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