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贫血通常出现在小儿出生后2-3个月。生理性贫血是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暂时性现象,可能与红细胞生成减少、血容量增加等因素有关。
小儿出生后2-3个月时,胎儿期生成的红细胞逐渐被破坏,而骨髓造血功能尚未完全适应出生后的需求,导致红细胞数量暂时性减少。同时,随着体重增长,血容量迅速增加,血液被稀释,血红蛋白浓度相对降低。这种贫血多为轻度,血红蛋白浓度通常在90-110g/L之间,且不伴随面色苍白、喂养困难等异常症状。
极少数情况下,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可能因铁储备不足,在出生后1个月即出现贫血,且程度较重。若血红蛋白低于70g/L或伴随发育迟缓、呼吸急促等症状,需警惕病理性贫血可能,如缺铁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家长应定期监测小儿生长发育曲线,保证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量充足。6个月后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如强化铁米粉、红肉泥等。若贫血持续超过4个月或血红蛋白低于90g/L,建议就医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