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三种方式。
1. 性接触传播:无保护性行为是HIV主要传播途径,病毒通过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交换传播。建议使用安全套并定期检测,感染者需遵医嘱使用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多替拉韦等抗病毒药物。
2. 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输血或职业暴露可能导致感染。我国已实现血源筛查全覆盖,吸毒人群应使用清洁针具。暴露后72小时内可使用拉米夫定、齐多夫定等药物进行阻断。
3. 母婴传播:感染孕妇可能通过胎盘、产道或哺乳传染胎儿。规范抗病毒治疗可将传播概率降至极低,新生儿需使用奈韦拉平等预防用药,禁止母乳喂养。
4. 病毒特性:HIV专门攻击CD4+T淋巴细胞,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病毒变异快且潜伏期长,早期可能无症状,需通过核酸检测或抗体筛查确诊。
日常应避免高危行为,发生暴露及时就医检测,确诊患者须终身规范用药并定期监测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