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位于人体左上腹部,上接食管下连十二指肠,主要功能是储存和初步消化食物。胃的解剖位置受体型、体位、呼吸等因素影响,具体边界为左上腹肋弓下缘至脐部之间,后方与胰腺相邻,左侧紧贴脾脏。
1、体表投影位置胃的贲门约平第11胸椎左侧,幽门在第1腰椎右侧。站立位时胃大弯最低点可达脐水平,仰卧位时胃底常被左膈肌穹窿覆盖。体型偏瘦者胃下垂概率较高,可能延伸至盆腔。
2、与周围器官关系胃前壁右侧与肝左叶相邻,左侧与膈肌接触,前下壁接触腹前壁。胃后壁与胰腺、左肾上腺、左肾上极等器官仅隔一层腹膜,胃溃疡穿孔时易波及这些器官。
3、韧带固定结构胃通过肝胃韧带、胃结肠韧带、胃脾韧带等结构固定。这些韧带内含血管神经,过度牵拉可能导致胃扭转。胃底部借膈胃韧带与横膈相连,此区域在胃镜检查时易形成盲区。
4、动态位置变化进食后胃容积可从空腹的50毫升扩张到1500毫升,位置下移明显。妊娠中晚期子宫增大可使胃被推向上方,形成水平位。深呼吸时膈肌下降可使胃位置下移2-3厘米。
5、临床触诊定位医生触诊时通常在剑突下与脐连线中点定位胃窦部,左侧锁骨中线与肋弓交点下方为胃体压痛常见区域。胃部肿瘤可在上腹部触及质硬包块,胃下垂者在脐周可闻及振水音。
日常可通过观察餐后饱胀感最明显的区域辅助判断胃位置。建议避免餐后立即剧烈运动以防胃韧带牵拉损伤,胃部持续隐痛或位置异常偏移时应及时进行胃镜或钡餐检查。保持规律饮食有助于维持胃的正常解剖位置,暴饮暴食可能加重胃下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