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肌群是指位于人体躯干中轴区域的深层与浅层肌肉群,主要包括腹直肌、腹横肌、多裂肌、膈肌、盆底肌以及竖脊肌等。
1、腹直肌腹直肌位于腹部前侧,起于耻骨联合和耻骨嵴,止于胸骨剑突及第5-7肋软骨,呈纵向带状分布。该肌群主要功能是维持腹内压稳定,参与躯干前屈运动,并在咳嗽、排便等动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仰卧起坐等训练可增强其力量。
2、腹横肌腹横肌为腹部最深层的肌肉,纤维呈水平走向环绕腹腔。其收缩时可增加腹内压,形成天然护腰结构,对维持脊柱稳定性具有关键作用。平板支撑等静力性训练能有效激活该肌肉。
3、多裂肌多裂肌属于脊柱深层稳定肌群,分布于脊椎棘突与横突之间。主要功能是控制椎间关节微动,防止脊柱过度旋转或侧屈。慢性腰痛患者常出现该肌群萎缩,需通过鸟狗式等康复训练进行针对性强化。
4、膈肌膈肌作为主要呼吸肌,位于胸腔与腹腔之间。除参与呼吸运动外,其与腹横肌协同收缩可形成腹内压,在搬运重物时提供力学支撑。腹式呼吸训练能改善膈肌功能。
5、竖脊肌竖脊肌群沿脊柱两侧纵行分布,包含髂肋肌、最长肌和棘肌。这些肌肉共同维持直立姿势,抵抗重力对脊柱的压缩。硬拉等复合动作可全面锻炼该肌群,但需注意避免代偿性发力。
强化核心肌群应遵循渐进原则,初期以静态收缩训练为主,逐步过渡到动态抗阻训练。训练时需保持正常呼吸节律,避免屏气导致血压骤升。建议每周进行3-4次针对性训练,每次20-30分钟,可结合瑜伽球、悬吊带等器械增加训练难度。日常需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久坐导致肌肉失衡,搬运重物时应先收紧核心再发力。如有脊柱疾病史,应在康复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