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可通过回避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环境控制和饮食调整等方式治疗。儿童过敏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食物过敏原、接触性过敏原和吸入性过敏原等原因引起。
1、回避过敏原明确过敏原是治疗儿童过敏的关键步骤。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可识别过敏原。常见过敏原包括牛奶、鸡蛋、尘螨、花粉等。家长需帮助儿童避免接触已确认的过敏原,如更换防螨床上用品、使用空气净化器等。对于食物过敏,需严格阅读食品标签,避免误食含过敏原成分的食物。
2、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缓解过敏症状。对于严重过敏反应,可能需要使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可用于过敏性鼻炎。家长需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3、免疫治疗对于尘螨、花粉等吸入性过敏原引起的过敏性鼻炎或哮喘,可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该疗法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提取物的剂量,帮助儿童建立免疫耐受。治疗周期通常需要3-5年,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家长需定期带孩子复诊,监测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4、环境控制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干燥有助于减少过敏原暴露。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并使用防螨套,保持室内湿度在50%以下。避免使用地毯和毛绒玩具,减少尘螨滋生。在花粉季节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佩戴口罩。家中禁止吸烟,避免二手烟刺激呼吸道。
5、饮食调整对于食物过敏儿童,需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均衡的替代饮食方案。母乳喂养可降低婴儿过敏风险,哺乳期母亲需避免摄入已知过敏原。引入辅食时应逐一尝试新食物,观察3-5天无反应后再添加下一种。可选择低敏配方奶粉替代牛奶蛋白过敏婴儿的饮食。
儿童过敏管理需要家长长期耐心配合。建立过敏日记记录症状发作时间、环境和饮食情况,有助于医生判断过敏原。保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在花粉浓度高或空气污染严重时户外活动。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确保过敏不影响儿童正常发育。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情况需立即就医。与学校老师沟通儿童过敏情况,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在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