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月宝宝需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这些疫苗可预防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破伤风、白喉、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肺炎及轮状病毒腹泻等疾病。
一、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用于预防小儿麻痹症,该疾病可能导致肢体瘫痪。目前我国采用灭活疫苗注射方式,安全性较高。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通常无须特殊处理。家长需注意观察宝宝接种后48小时内的体温变化。
二、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传染病。其中百日咳易引起婴幼儿窒息,白喉可能导致呼吸道阻塞。该疫苗需完成基础免疫共4剂次,2月龄为首剂接种时间。接种后部分宝宝会出现烦躁、食欲减退等反应。
三、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该疫苗能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肺炎等侵袭性疾病。此类感染在5岁以下儿童中发病率较高。疫苗需在6月龄前完成3剂基础免疫。接种后偶见注射部位硬结,家长可用干净毛巾热敷缓解。
四、肺炎球菌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可降低中耳炎、肺炎和脑膜炎的发生概率。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是我国免疫规划疫苗,需在2、4、6月龄各接种1剂。早产儿或免疫力低下宝宝更需按时接种。接种后应避免当天洗澡以防针孔感染。
五、轮状病毒疫苗轮状病毒疫苗为口服剂型,预防病毒性腹泻导致的脱水。该病毒是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体。首剂接种不晚于12周龄,两剂间隔4-10周。口服后30分钟内避免喂奶,以防呕吐影响疫苗效果。免疫功能缺陷宝宝接种前需咨询
家长需携带预防接种证按时带宝宝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接种前应确保宝宝无发热、急性疾病或严重过敏史。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母乳喂养有助于增强疫苗免疫效果,日常需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若出现持续高热、异常哭闹或皮疹扩散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完成全程免疫程序对建立宝宝早期免疫屏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