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肝功能转氨酶高可能由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毒性肝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肝治疗、病因治疗、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
1、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孕妇特有的肝脏疾病,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升高及遗传因素有关,表现为皮肤瘙痒伴转氨酶升高。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片、腺苷蛋氨酸注射液等药物,同时建议孕妇避免高脂饮食,保持规律作息。
2、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或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导致肝细胞损伤,出现转氨酶升高、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替诺福韦酯片、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等抗病毒及保肝药物,孕妇应单独使用餐具并定期复查肝功能。
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该病属于妊娠晚期危急重症,起病急骤,除转氨酶显著升高外,常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和意识改变。需立即住院治疗,必要时终止妊娠,临床可能使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注射用谷胱甘肽等药物进行支持治疗。
4、药物性肝损伤部分孕妇因服用抗生素、抗癫痫药物或中成药可能导致肝酶异常。发现异常后应及时停用可疑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改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水飞蓟宾胶囊等护肝药物,用药期间避免自行服用保健品。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或HELLP综合征会引起肝细胞缺血缺氧,导致转氨酶升高伴血压异常。治疗需控制血压并预防抽搐,常用拉贝洛尔片、硫酸镁注射液等药物,孕妇需每日监测血压和尿蛋白变化。
孕妇发现转氨酶升高应避免高脂高糖饮食,每日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等,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剧烈运动,建议采用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每周至少复查一次肝功能,若出现皮肤黄染、恶心呕吐加重需立即就医。所有药物使用必须严格遵循产科和肝病科医生的联合指导,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