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的严重程度需结合病情进展判断,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痊愈,但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胸膜增厚、肺功能受损等并发症。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胸膜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早期症状常表现为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伴随胸痛和干咳。胸痛在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随着胸腔积液增多,胸痛可能减轻但出现呼吸困难。若及时进行抗结核治疗,炎症可得到控制,胸腔积液逐渐吸收,预后较好。
若未及时干预,胸腔内纤维蛋白沉积可能导致胸膜增厚粘连,严重时形成包裹性积液或钙化,影响肺扩张功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结核播散至其他器官,如结核性脑膜炎、骨结核等。免疫功能低下者或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病情进展更快,并发症风险更高。
确诊结核性胸膜炎后应严格遵医嘱完成6-9个月抗结核疗程,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胸片或胸部CT,监测肝功能。日常注意营养均衡,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劳累。出现胸闷加重、持续高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