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长牙可能会出现低热,但通常不会引起高烧。长牙期间体温轻微升高属于生理性反应,若体温超过38摄氏度或持续发热,需警惕其他感染性疾病。
长牙过程中牙龈组织受到刺激可能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轻微紊乱。这种发热多为暂时性,体温多在37.3-37.8摄氏度之间,伴随流涎增多、牙龈肿胀、啃咬物品等表现。发热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24小时,且不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显著下降等全身症状。适当增加饮水、使用牙胶冷敷牙龈可缓解不适。
当幼儿出现38摄氏度以上发热时,应考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尿路感染等常见疾病。这类病理性发热多伴有咳嗽、耳部疼痛、排尿异常等伴随症状,发热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轮状病毒肠炎等感染性疾病在出牙期婴幼儿中发生率较高,可能出现腹泻伴发热的情况。若发热期间出现皮疹、抽搐、意识改变等警示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川崎病、脑膜炎等严重疾病。
家长应每日监测长牙期幼儿体温,记录发热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保持口腔清洁可用纱布蘸温水轻柔擦拭牙龈,避免使用含酒精的牙龈舒缓剂。选择硬度适中的磨牙棒帮助乳牙萌出,注意消毒避免细菌感染。如发热伴随拒食、异常哭闹或持续超过24小时,应及时就诊儿科排除感染因素,不建议自行使用退热药物处理长牙相关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