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抑郁症患者白天嗜睡可以通过调整作息、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改善,主要与生物钟紊乱、神经递质失衡和情绪低落有关。抑郁症患者白天嗜睡的原因复杂,涉及生理和心理多方面的因素。治疗需要从调整作息、药物干预和心理疏导等多方面入手,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睡眠节律和情绪状态。
1、生物钟紊乱是导致抑郁症患者白天嗜睡的重要原因。抑郁症患者体内褪黑素分泌异常,影响睡眠-觉醒周期。部分患者夜间睡眠质量差,导致白天精力不足,需要通过白天补觉来缓解疲劳。调整作息时间,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白天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有助于恢复正常的生物节律。
2、神经递质失衡直接影响睡眠质量。抑郁症患者大脑中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这些物质与睡眠调节密切相关。药物治疗可以改善神经递质失衡,常用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帕罗西汀、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度洛西汀、文拉法辛等,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情绪低落导致精力不足是白天嗜睡的另一个原因。抑郁症患者常感到疲惫、缺乏动力,白天容易感到困倦。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情绪状态,认知行为疗法可以纠正消极思维模式,正念疗法有助于缓解压力,提升精力水平。同时,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能够改善情绪,增加白天精力。
4、睡眠环境不佳可能加重白天嗜睡问题。确保卧室安静、黑暗、温度适宜,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如果白天确实感到困倦,可以安排短暂的午休,但不宜超过30分钟,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抑郁症患者白天嗜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从生理、心理和环境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干预。通过调整作息、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患者可以逐步恢复正常的睡眠节律,改善白天嗜睡的情况。同时,家人和朋友的理解与支持对患者的康复也至关重要,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帮助患者走出抑郁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