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自己得了肝癌应立即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测和病理活检明确诊断,并根据病情选择手术、靶向治疗或介入治疗。肝癌的常见原因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长期饮酒、黄曲霉毒素暴露等,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1、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肝癌的重要手段,包括超声、CT和MRI。超声检查无创且便捷,常用于初步筛查;CT和MRI能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和侵犯范围,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2、血液检测主要检查甲胎蛋白AFP水平,AFP是肝癌的肿瘤标志物,显著升高提示肝癌可能,但需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3、病理活检是确诊肝癌的金标准,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明确肿瘤类型和分化程度,为治疗提供依据。
4、手术治疗是早期肝癌的首选方法,包括肝部分切除术和肝移植术。肝部分切除术适用于肿瘤局限且肝功能良好的患者;肝移植术适用于肿瘤较小且无法切除的患者,但需符合严格的适应症。
5、靶向治疗适用于中晚期肝癌患者,常用药物包括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等,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细胞增殖,延长患者生存期。
6、介入治疗包括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射频消融术,TACE通过阻断肿瘤血供和局部化疗药物作用控制肿瘤生长;射频消融术通过高温直接破坏肿瘤组织,适用于无法手术的小肝癌患者。
7、预防肝癌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如接种乙肝疫苗、戒酒、避免食用霉变食物、定期体检等,尤其是有慢性肝病或肝癌家族史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
怀疑自己得了肝癌应尽早就医,通过专业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疗,同时积极预防和控制危险因素,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是提高肝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患者应保持积极心态,配合医生治疗,争取最佳预后。